近年来,崇信县公刘园焕发了全新的活力,成了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乐园。公刘园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老百姓的日常活动和文化体验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张大爷和李大妈的对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以前只是个普通的公园,现在已经变成了我们文明生活的乐园!”
围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崇信县在提升公刘园的公共服务和文化氛围方面不断努力。依托公刘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园区的空间布局得到了有效优化,同时新增了多个特色功能。现在,园内设有书香“悦读”公园、劳动文化公园、健身公园以及儿童游乐场等4个主题广场,并配有2400米健身步道和25件健身器材,形成了一个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15分钟“文明实践生活圈”,让市民们在这里享受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精神滋养。
在公刘园东入口处,文化学者王老师正在给一群孩子们讲解公刘的农耕故事。为了更好地弘扬公刘的农耕文化,传承崇信精神,本土文化人士创作了《公刘赋》,通过文字深入挖掘公刘精神,以启发和引导人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践行者。此外,公园内的公益广告也随处可见,比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标语,每一处都在无声地传递着文明的力量。园内设置了24面公益广告、58个温馨提示牌和40面道德模范人物站牌,此外,还有5处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民族团结等为主题的大型铁艺景观。这些文明设施如同隐形的文明灯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过路的市民,激励他们崇尚文明、追求卓越。
展开剩余61%随着时代的进步,公刘园不仅着眼于身体的健身,更加注重文化生活的滋养。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园引入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新阅读体验。游客只需扫二维码就能随时随地在线阅读书籍,甚至能通过这些平台深入了解崇信的历史文化和名人事迹。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孩子们,他们在这里不仅能玩耍,还能学习,获得文化和知识的双重滋养。
傍晚时分,公刘园内人气十足,广场舞队伍跳得热火朝天,小径旁的人们或架起画板,或在休闲长椅上翻阅书籍,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围在学习展板前,进行讨论与思考。这个场景生动展现了公刘园成为了一个富有活力与文化气息的生活空间。同时,公园内还开展了如“烟头换鸡蛋”“爱心集市”“文化活动进基层”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已举行超过120场次。这些活动不仅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自我,更激励他们坚定信念,向善向上。
公刘园不仅是文化的滋养地,更是一个便民的服务中心。在园内,你总能看到一群忙碌的志愿者们,他们手持清洁工具,默默为公园的整洁与美丽贡献力量。志愿者们细致入微地清扫每一条小径,擦拭每一张长椅,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而在公园的南广场,志愿者们还提供咨询、指路等服务,方便游客和市民的出行,极大地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和便利感。
四季更替,公刘园的景色不断变化,但它承载的文明与温暖始终如一。今天的公刘园,已成为崇信县文明实践的一个重要阵地,它让文明与幸福触手可及,成为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发布于:山东省